6月1日下午,南京邮电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2022年对标交流会在仙林校区举行。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华为南京研究所所长徐胜军,我校党委书记刘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力娟等出席会议。教务处,产学研合作处,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相关负责人和获奖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孙力娟副校长主持。
会前,刘陈书记在仙林校区会客室会见了邓泰华先生一行。
交流会上,刘陈书记表示,华为立足产业研发,聚焦战略布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是当前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卓越企业。南邮与华为的合作源远流长,校企双方齐并进、共发展,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竞赛等方面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合作。时至今日,数千名南邮毕业生奋斗在华为的各条战线,与华为共成长。刘书记说,“智能基座”项目是南邮与华为基于双方信息技术领域多年的深度合作,面向国家战略和新经济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开展的又一次深层次的科教合作创新。一年多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及构建核心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与生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效。刘书记希望,未来双方能够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沟通和紧密合作,把南邮—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成为卓越人才培养的地区标杆,造就一批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邓泰华先生简要介绍了“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情况,对南京邮电大学给予华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智能基座”项目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计算根技术的创新中,这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下一步华为将加大投入,在课程内容开发、企业专家支持、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与南邮加强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计算产业培养创新人才。
华为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总监李鹏和我校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强分别代表项目联合工作组双方,就“智能基座”项目2021年度工作情况的和2022年度的规划进行了介绍。李鹏总监总结了华为与各建设高校在过去一年中围绕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师资培训、创新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进一步深化智能基座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介绍。王强副院长分别以“共建”和“共融+共享”为关键词,介绍了过去一年我校在“智能基座”项目设计实施和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情况,以及2022年基于项目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内涵建设,探索共融共享的校企合作高质量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的工作设想和规划情况。
“2021年度‘智能基座’栋梁之师”获奖代表刘烨老师,分享了项目参与和执行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华为昇腾生态发展部郝志宏总监介绍了鲲鹏&昇腾众智计划,华为江苏产业发展与生态部陈军良部长简要介绍了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并向我校科研团队发出邀请,分享中心的算力资源。
邓泰华先生和刘陈书记为获得“2021年度‘智能基座’栋梁之师”“未来之星”的师生颁发了奖牌和奖状。
自2021年1月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教育部“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协议以来,校企双方聚焦鲲鹏、昇腾及华为云等技术领域,首批联合开展了13门课程共建,项目覆盖近两千名学生,通过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鲲鹏、昇腾、华为云相关知识体系,以及创新创业与实践、学科竞赛等方面的紧密合作,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化了电子信息领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协同创新,这是对国家新工科建设和教育部卓越计划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探索。
我校党委书记刘陈致辞
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发言
为获得“2021年度‘智能基座’栋梁之师”“未来之星”的师生颁发奖牌和奖状
我校举行南京邮电大学—华为“智能基座”项目对标交流会
(撰稿:王乃艳 摄影:李海博 初审:王强、张翼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