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厚麟:国际电信联盟“掌门人”
2014年10月23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第19届全权代表大会上,156个成员国参与投票选举下届秘书长,中国推荐的候选人、南京邮电大学教授赵厚麟,在首轮投票中即获得152票支持,高票当选新一任秘书长,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简称:国际电联ITU) 150年历史上首位中国籍秘书长,也是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主要负责人的第三位中国人。2018年11月1日,赵厚麟在178国投票中获得176票支持,再次高票连任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
赵厚麟秘书长1975年从原南京邮电学院(现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毕业,进入原邮电部设计院;1986年经原国家邮电部选拔推荐,被国际电信联盟公开招聘录用为国际电信联盟专业职员;2009年荣归母校,受聘担任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在当选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之前,赵厚麟已经在国际电信联盟工作了28年。
赵厚麟在国际电信联盟的工作经历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一个传奇。赵厚麟入职1年后,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成立以来第一位被聘用的中国籍终身职员。赵厚麟7年中升了三级, 从P2级第一级别工程师做到专业职员最高的P5级, 这在国际电信联盟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1998年,赵厚麟被选为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局长,改变了133年以来由欧洲发达国家人士担任这一国际电信联盟领导职务的格局。他也因此成为在联合国系统内经所有成员国投票选举而担任联合国机构重要负责人的第一位中国人。2002年,赵厚麟以国际电联历史上罕见的高票数轻松连任,继续担任2003年至2006年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局长。
2006年,在有三个对手的情况下,赵厚麟“出人意料”地在第一轮无记名投票中以压倒多数胜出,成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2010年,赵厚麟再次高票连任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
2014年10月23日,在国际电信联盟第19届全权代表大会上,赵厚麟高票当选新一任秘书长。迄今为止,他是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职位的选举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唯一候选人身份参加竞选并高票当选的。他也是迄今为止联合国以及各机构主要负责人首任选举时以唯一候选人参加竞选的仅有案例。2018年他再次以唯一候选人高票当选,成功连任。
在国际电信联盟任职期间,赵厚麟一次又一次令人“眼前一亮”。1999年,赵厚麟代表国际电联与民间互联网组织ICANN和IETF的众多代表对话沟通,正式促成了两大组织的合作,在国际互联网发展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赵厚麟六次高票当选国际电信联盟高级官员,创造了奇迹。“背后是强大的祖国”,赵厚麟始终认为自己的成功应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和“ 高速发展的中国信息产业”的鼎力相助。
走马上任后,他视时间为生命,有时甚至以一天一个国家的速度拜访各国元首,使国际电联的战略部署得以实施。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先后拜访了200余位各国政要。当选国际电联秘书长以来,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会见赵厚麟秘书长。
南邮,是他挥洒青春的地方,他总是念念不忘。“只要是对母校有好处的事,我都愿意去做。”2009年,赵厚麟看望当年的校领导秦华礼老书记时情真意切地说。每次回国,他都要看望专业老师吴同教授。吴教授在世时,赵厚麟在国际电联只要见到前去参加会议的南邮教授糜正琨,都会问起吴教授的近况,还会请糜教授带些礼物给吴同教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感谢母校圆了我30多年的梦!”2009年12月,赵厚麟荣归母校,担任教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近年来赵厚麟常常回到母校,介绍当前国际通信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2019年5月,赵厚麟回苏参加江苏发展大会期间,再次回母校访问,前往钟山干部疗养院,看望慰问107岁的老红军、我校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秦华礼。秘书长握着秦老的手,讲述自己在国际电信联盟所做的工作,和秦老一起深情回忆在南邮的时光,畅谈天下大事。他还来到南邮三牌楼校区,与老领导、教师代表和老同学交流座谈。2019年11月,赵厚麟与万国邮政联盟国际局总局长比沙尔·侯赛因,中国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共同访问南京邮电大学。赵厚麟与在校学子热烈交流互动,勉励学子们立鸿鹄志,期待大家通过在南邮的努力,为母校、为国家创造更大的辉煌。访问期间,他泼墨挥毫写下“薪火传 踏歌行”六个字,祝福母校继续前行,开创新的辉煌。
“在他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中国书法。”南邮曹伟教授印象深刻,他清楚地记得上面的内容“厚爱中华常报国,麟行异域更思乡”。这幅楹联,是高邮一位著名书法家精心创作、精心书写的名字嵌头对联,构思精巧,立意高远,赵厚麟很喜欢,带到日内瓦后,一直挂在办公室。
在国际电联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他心里经常浮现为他人做嫁衣的伤感,总希望看到中国自主创新技术进入国际标准。1998年,当我国提出的TD-SCDMA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提案只差一天就到国际电联的截稿日期,但在程序和格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时,他全力以赴帮助提案提交单位争分夺秒,完善提案,赶在截止时间之前提交了文稿,为中国通信史上这座不朽的丰碑落成添上了最后一块砖,也为中国制式的3G、4G标准国际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情系祖国,为国家电信企业做顾问,到大学讲授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课程,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对国家信息通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对外合作的国家发展战略中纳入电信区域性合作的内容,并希望祖国的电信企业发挥积极作用。
他担任电信标准化局局长的8年间,显著改善了国际电联的标准化环境,缩小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标准化方面的差距。大力推动把标准获得批准的时间从1998年前的18个月,缩短到9个月。南邮老教授糜正琨1997年开始参加国际电信联盟的相关会议,他回忆说:“2004年至2008年间成立‘下一代网络’‘三网融合’专题焦点组分别用了很短的时间,国际标准就出台了,这都是赵厚麟积极推动,一手促成的。”
赵厚麟深知,大学和科研单位有很强的科研和开发能力。他积极倡导国际电信联盟与学术界的合作,尽力促成在2010年国际电信联盟第18届全权代表大会上,通过邀请大学和科研单位作为学术会员参加国际电信联盟活动的重要决议,并于2011年接纳包括南京邮电大学在内的全世界5所高校首批入选。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通信业已经是全球产业界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中国正阔步走向世界。”赵厚麟说,“我在海外生活、工作了30多年,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我坚信,中国通信事业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我2014年当选后,不少朋友对我说,你这个秘书长的含金量与别人不一样,你有中国在身后。我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也深知我的工作与中国荣誉密不可分,我将兢兢业业,为150多年的国际电联留下美好的中国印记。”
(闫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