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翔:“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发布时间:2021-10-18


  校友简介:牟翔,2006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以50%科目A,50%科目A+的成绩荣耀毕业。曾参与组建香港江苏青年总会,与南京市青联共同建立“宁港澳创业直通车”,2016年创建了香港澳门南京青年联合会。现任英国保诚区域经理、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青年委员、香港澳门南京青年联合会会长、香港南京总会常务副会长、新港青年会常务副主席、江苏青年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及江苏社团总会副秘书长等职。

  人生的意义在于每个过程,同样的,成功的意义也从来不在于那象征性的奖章,而是蓦然回首,收获果实所满溢出来的那一份满足。

风姿勃发,埋下“团队理念”

  2002年,牟翔风姿勃发地走进了南京邮电大学的大门,那一年他代表信息工程系参加了新生辩论赛,与队友一起获得该次辩论赛的冠军。

  参赛之前,作为二辩选手的牟翔并没有太多的辩论赛经验,但在辅导员老师以及学长们的指导训练下,伴随着比赛的进程,牟翔的临场发挥渐臻佳境,他们的团队配合也愈发默契,最终闯入决赛并一举夺冠。

  至今牟翔都能清晰地回忆出每次他们加训到深夜的情景,老师、学长们常常会送来热腾腾的肉夹馍,了解进度、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这些小细节让牟翔深受感动,也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心中萌发了“团队理念”这粒种子。

初到香港,快速“融入带进”

  初到香港,牟翔对香港充满了好奇,但烦恼也随之而来,完全陌生的环境、一知半解的语言、与南京差别很大的饮食文化,每一点都让他倍感压力。但即使这样,牟翔依旧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去学习。

  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牟翔快速地掌握了广东话,也融入了以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而“著名”的香港。他说想快速融入香港,需要尽快提升自己广东话的听说能力、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种种经历促使牟翔更愿意为一些“新港人”伸出援助之手,他说:“我们不仅要去调整自身,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挑战和变化、更好地融入香港社会,也要承担起这个群体的天然责任,让香港朋友、国际友人更好地了解内地的发展情况。”

  牟翔和几位愿意长期扎根香港、服务香港的朋友们一起商讨组建了青年社团,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香港。社团最终取名为“新港青年会”,一方面因为这个群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新”,他们初来香港定居或移居香港,拥有“新”意识、“新”观念,需要在“新”时代下创造自己“新”的价值;另一方面是这个团体主要是年轻人,凝聚的是青年力量。

  坚守心之所向,改变世界所想,牟翔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是他坚持的动力。

万里蹀躞,斩获“新青年”头衔

  如今的牟翔在海外财富管理领域深受高净值客户的青睐,业绩卓越,连年带领团队取得佳绩,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他被GAMA授予“团队管理卓越白金奖”“管理发展白金奖”等奖项。

  由于赴港的江苏青年越来越多,已经积累了几年组织活动和管理青年社团经验的牟翔开始计划与江苏青年朋友们一起组织具有江苏特色的活动,聚集人气、宣传家乡文化。其后,牟翔参与组建香港江苏青年总会,担任香港江苏青年总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香港江苏社团总会的副秘书长、香港江苏义工团青年义工队队长,他在2016年获得了香港义工大联盟颁发的优秀青年义工奖。

  维护一个社团长年运营是艰辛的,不仅需要自己的坚持和奉献,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和努力。如今已有20万“新港人”在香港工作、创业,而且每年仍在以庞大的数量递增。牟翔时刻不忘自己的特殊身份——新港人,“做最了解香港的内地人和最了解内地的香港人”,使“新港人”享其独特优势,更好地融合两地的资源与文化,真正起到桥梁作用。牟翔认为,这一批批“新港人”在香港的生活,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感受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熏陶,他们的理想与实践对未来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发展都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希望携手更多的“新港人”为香港和内地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8年,牟翔获得了“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的称号,他说这个称号意义重大,“一方面是参与评选的缘故,让我认真回顾了赴港12年以来所做的有意义的事,另一方面是这一称号对于我们整个‘新香港人’的群体有着重大意义。”这样的一个称号是对他的褒奖,更给予了他肯定与向前奔跑的动力。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牟翔就像是一座坚固的“岛屿”,从心而行、长风破浪,但又真诚团结身边的各种力量,为香港和内地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他在追梦路上万里蹀躞,将赤诚热爱积淀为生在华夏的责任使命,将自己的力量汇入给世人带来福祉的青年事业中。以热爱体悟人生价值,以担当回馈家国庇护。



(马雨珊、黄开一、史向阳、伊秋涵、史妍姣、贾昊鑫)



关闭